# 新加坡FSMA法案即将生效,数字资产行业面临严格监管随着2025年6月30日的临近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即将实施《金融服务与市场法》(FSMA),为数字资产行业设立严格的监管框架。这项法案旨在维护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声誉,同时防范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。FSMA主要针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(DTSP),包括在新加坡有实体存在但主要面向海外客户的企业。这些服务包括数字代币的买卖、转账、兑换、托管和顾问等。MAS要求DTSP必须获得执照,并遵守严格的合规标准。近期,MAS对行业从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回应,涉及多个关键领域:1. 执照申请:MAS表示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发放DTSP执照,申请者需要证明其商业模式合理,在海外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,且公司结构健全。值得注意的是,没有过渡期,2025年6月30日起未获执照的DTSP必须停止海外服务。2. 营业场所定义:MAS未明确规定住宅是否构成营业场所,但强调将根据业务实质进行判断。如果在家中开展实质性业务活动,可能被认定为营业场所,需要申请执照。3. 执照费用和资本要求:申请费和年度费均为1万新元,此外还需准备25万新元的资本金。尽管一些小型企业认为这些要求过高,但MAS表示不会调整,以确保申请者具备足够的财务实力。4. 客户尽职调查(CDD):获得执照后,DTSP需要对现有客户重新进行CDD。MAS将根据客户风险程度决定完成时间,但不会给出固定期限。企业可以聘请第三方协助CDD,但不能是支付服务公司。5. 技术风险和网络安全:DTSP需要确保IT系统稳定、客户数据安全,并在发生重大事件后1小时内向MAS报告。此外,还需实施多项网络安全措施,如多因素认证、防火墙和定期系统更新等。6. 行为和披露要求:DTSP必须记录交易、发放收据、公示汇率和费用,并设立固定的营业时间。同时,需要向客户发出风险警示,提醒可能的损失风险。7. 合规指引:MAS计划发布DTSP专属的常见问题解答(FAQs),但强调企业需要根据通用金融指引自行定制合规方案。对于已持有其他牌照或被豁免的机构,FSMA仍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,包括更严格的技术风险管理、年度审计报告提交、加强AML/CFT措施等。面对这些严格的监管要求,数字资产行业参与者需要迅速采取行动:评估自身业务是否需要申请执照,加强合规体系建设,主动与MAS沟通,并密切关注后续监管指引。同时,企业也可以考虑调整业务模式、寻求豁免或探索替代技术,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。新加坡的这一监管举措将对全球数字资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,可能促使更多企业重新评估其业务策略和合规方案。
新加坡FSMA法案即将生效:数字资产行业面临严监管
新加坡FSMA法案即将生效,数字资产行业面临严格监管
随着2025年6月30日的临近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即将实施《金融服务与市场法》(FSMA),为数字资产行业设立严格的监管框架。这项法案旨在维护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声誉,同时防范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。
FSMA主要针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(DTSP),包括在新加坡有实体存在但主要面向海外客户的企业。这些服务包括数字代币的买卖、转账、兑换、托管和顾问等。MAS要求DTSP必须获得执照,并遵守严格的合规标准。
近期,MAS对行业从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回应,涉及多个关键领域:
执照申请:MAS表示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发放DTSP执照,申请者需要证明其商业模式合理,在海外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,且公司结构健全。值得注意的是,没有过渡期,2025年6月30日起未获执照的DTSP必须停止海外服务。
营业场所定义:MAS未明确规定住宅是否构成营业场所,但强调将根据业务实质进行判断。如果在家中开展实质性业务活动,可能被认定为营业场所,需要申请执照。
执照费用和资本要求:申请费和年度费均为1万新元,此外还需准备25万新元的资本金。尽管一些小型企业认为这些要求过高,但MAS表示不会调整,以确保申请者具备足够的财务实力。
客户尽职调查(CDD):获得执照后,DTSP需要对现有客户重新进行CDD。MAS将根据客户风险程度决定完成时间,但不会给出固定期限。企业可以聘请第三方协助CDD,但不能是支付服务公司。
技术风险和网络安全:DTSP需要确保IT系统稳定、客户数据安全,并在发生重大事件后1小时内向MAS报告。此外,还需实施多项网络安全措施,如多因素认证、防火墙和定期系统更新等。
行为和披露要求:DTSP必须记录交易、发放收据、公示汇率和费用,并设立固定的营业时间。同时,需要向客户发出风险警示,提醒可能的损失风险。
合规指引:MAS计划发布DTSP专属的常见问题解答(FAQs),但强调企业需要根据通用金融指引自行定制合规方案。
对于已持有其他牌照或被豁免的机构,FSMA仍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,包括更严格的技术风险管理、年度审计报告提交、加强AML/CFT措施等。
面对这些严格的监管要求,数字资产行业参与者需要迅速采取行动:评估自身业务是否需要申请执照,加强合规体系建设,主动与MAS沟通,并密切关注后续监管指引。同时,企业也可以考虑调整业务模式、寻求豁免或探索替代技术,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。
新加坡的这一监管举措将对全球数字资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,可能促使更多企业重新评估其业务策略和合规方案。